研究證實!常吃這2種水果,高血壓患者「死亡風險大降40%」台灣超盛產
多吃水果,已成為現代人健康生活的重要共識。水果不僅能為我們補充水分和維他命C,更是攝取花青素、葉黃素、類胡蘿蔔素等多種營養素的優質來源。此外,適量增加水果攝入,還有助於預防多種慢性代謝疾病。
舉例來說,健康人群在餐前食用水果,有助於增加飽腹感,從而控制進食量與熱量攝入;用完整水果(而非果汁、果泥)替代白砂糖調味,或將其作為零食取代高添加糖甜點,還能有效降低高血糖風險。

圖片來源:今日頭條,下全同
Advertisements
更有一項研究表明,常吃蘋果和香蕉,對輔助調控血壓水平也有積極作用。
這項由中國學者開展的研究顯示:在高血壓患者中,經常食用香蕉或蘋果(每周3~6次)的人群,全因死亡率降低了24%至40%;若兩種水果的攝入頻率均較高(每周3~6次),全因死亡率更是下降了43%。研究還指出,常吃其他水果如梨、鳳梨或葡萄,則未觀察到與高血壓患者全因死亡率存在顯著關聯。

Advertisements
看到這裡,可能不少讀者會產生疑問:為什麼偏偏是蘋果和香蕉顯示出這樣的健康效應?其他水果是否也能起到類似作用?本文將為您詳細解析其中的原因。
香蕉:
香蕉富含鉀,可幫助排出體內多餘鈉分並放鬆血管,是高血壓患者常見的友善食物。其可溶性纖維也有助改善血脂與血糖,並提升飽足感,間接減少心血管負擔。香蕉同時可作為天然能量來源,對服用部分利尿劑而感到疲倦的人也較為合適。不過,若患者有腎功能不全或需要限制鉀,則需依照醫師指示調整攝取量。

蘋果:
蘋果則以其豐富的可溶性纖維(尤其果膠)及多酚帶來心血管保護作用。纖維可降低壞膽固醇與穩定血糖,有助體重管理;多酚則可減少發炎與氧化壓力、改善血管功能。蘋果熱量低、鈉含量也低,可作為替代高鹽零食的選擇,有助整體血壓控制。建議高血壓患者每日攝取適量水果,並搭配減鈉飲食效果更佳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