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腦開始萎縮「走路會知道」?如果出現「5種狀況」速速就醫!

人老腿先老!可你知道嗎?有時候,走路變慢、變怪,不只是年紀大的緣故。大腦一旦開始萎縮,腳步其實早就悄悄泄了密...


Advertisements

這不是危言聳聽!腦萎縮,聽起來像是離普通人很遠的事,現實是——腦萎縮已悄悄滲透我們的生活,甚至你身邊那個走路突然變慢、步伐不穩、容易摔跤的叔叔阿姨,大概就是「腦子萎了」。它的信號,不是從記憶力變差開始,而是從你走路的姿勢、節奏、步幅和穩定性,慢慢顯露出來。


Advertisements


早在《中華神經醫學雜誌》2023年的研究,就明確指出:運動功能障礙,是腦萎縮早期最容易被忽視的表現之一。走路時有沒有「這5種表現」?大腦可能已經開始悄悄「縮水」了。你有沒有見過,有人走路的步伐特別小,像踩在雞蛋殼上,身體還微微前傾?如果有,可能已經碰上了腦萎縮早期「報警器」。


Advertisements

第一、步伐變短、變碎
這是一種叫「慌張步態」的表現,在帕金森病和腦萎縮中特別常見。患者邁出每一步,都像是在試探,腳底沒力氣,像是有人在後頭拽著他們。這不是腿沒力氣,是大腦在「指揮中心」出問題。


第二、走路容易摔跤,尤其是在轉彎或突然加速時。
這類人走得挺好,突然一個轉彎就摔了。為什麼?因為大腦的「小腦」區域負責協調和平衡,一旦這塊區域出現萎縮,身體就失去了平衡。穩定性一差,摔跤就成了家常便飯。


Advertisements

第三、走路時身體前傾,「頭重腳輕」像被推著走。
這是典型的「前沖步態」。不僅僅是受重力影響,而是腦幹區域的萎縮,導致肌肉張力調節失控。簡單說,就是大腦叫你往前走,身體卻拉不住剎車。


第四、兩腳之間的距離明顯變窄,走路像踩著一條線。
這在臨床上被稱為「窄基步態」,是額葉萎縮的表現。額葉本是管理運動啟動和規劃的「總指揮」,一旦出了問題,步態就變得機械、僵硬,像機器人一樣毫無彈性。


第五、走路時手臂擺動幅度變小,甚至一側完全不動。

這其實是運動協調的細節問題。很多人以為走路就是靠腿,其實手臂擺動也很重要。當大腦對肢體控制力減弱時,手臂擺動會出現不對稱,甚至僵硬。


很多人對腦萎縮的誤解,就是「這是老年人的事,跟我沒關係」。錯!腦萎縮不是衰老的附屬品,有位患者才58歲,曾是企業高管,整天應酬不斷,壓力山大,起初只是感覺走路容易累,後來變成了「穿鞋都費力」,右腳總是不聽使喚,一檢查,顳葉和額葉已經明顯萎縮。

Advertisements

文章未完,前往下一頁繼續閱讀

下一頁

1/2

Advertisements

編輯精選推薦 More +