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新型婚姻」悄然盛行,男人佔盡好處,女人苦不堪言,孩子最受罪!

  • 2025-07-03 14:55

去年年末,我的好閨蜜林小雨(化名)終於結婚了。

她老公是個IT男,收入不低,但從戀愛那天起,她倆就立下了規矩:

吃飯AA,旅遊AA,最後連結婚彩禮都得小雨退回來一部分,說什麼「我們要做新時代的平權夫妻」。

起初,小雨覺得也合理,因為她自己工作也不差,起碼是經濟獨立的女士;

一開始小雨還和我們炫耀,說這是新時代的新型婚姻,這種方式可以避免很多爭執。

可婚後沒多久,小雨天天來訴苦,她才發現,日子並不是簡單的「你一半我一半」,可到底也沒鬧出多大的動靜,因為都是些雞毛蒜皮的事兒。

小雨懷孕那年,她因為身體原因辭了職,收入歸零了。

孩子出生後,各種支出紛至沓來,可她老公卻說:「孩子又不是我一個人的,錢我們還是對半出。」

她沒吭聲,默默刷光了信用卡,還找了兼職貼補家用。

有一次孩子生病,她凌晨跑了五家藥店,可她老公還在打遊戲,老公說:「我上班也累,回家就不能休息會兒嘛。」

小雨說起這段,淚如雨下,她後悔當初答應了老公所謂的新型婚姻方式,現在她孩子還小,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……

AA制婚姻,悄然興起

什麼是AA制婚姻

簡單來說,就是夫妻雙方不再共同承擔家庭全部經濟責任;

而是像合伙人一樣,誰賺多少,誰就出相應的那一部分,或乾脆一人出一半,兩口子之間分得清清楚楚。

這種婚姻模式,最早流行於都市白領之間,很多人認為,這樣能減少矛盾,維護獨立,保持尊重。

可現實卻常常是另一種模樣。

男人為什麼樂?因為他們發現終於可以合理撇清一部分家庭責任了;

以前養家是本能,現在平等了,不管你生孩子帶孩子,反正家裡水電房貸超市奶粉,我出了我的那一半,剩下的你別找我。

女人為什麼苦?因為所謂的「AA」從來不是生理上的平均,而是心理上的失衡。

你懷孕不能上班,收入斷了,那該怎麼辦?你半夜照顧孩子,誰來補償你情緒價值和體力透支?

沒有人。只剩下冰冷的賬本和每月的轉賬記錄。

情感的核心是連接,而不是結算。AA制看似公平,實則割裂。

算得太清的婚姻,正在毀掉家的溫度

在婚姻裡,算賬不是不可以,而是不能成為主旋律。

「一個女人最大的悲哀,是在該依靠的時候,卻被告知要獨立。」這句話,用在AA婚姻上,再合適不過了。

本質上,AA婚姻是一個制度外殼,它沒有問題,問題是人。

人性從來不願吃虧,當你把責任和金錢明碼標價時,愛意就慢慢變成了交易。

夫妻之間,並不強調誰做得多,做得少,都是誰有空誰就做;

但是如果一個人總是在勞作,另一個人卻次次找借口,還無動於衷,那真的就很難建立信任了,兩口子反而會互相設防。

很多女人一開始也覺得AA能保障公平;

可到了懷孕、生孩子、照顧老人、職業停滯這些階段才發現,所謂的公平,最終都變成了女人要負責一切。

而男人呢?他們不少人卻從中解放了,不用再背負養家的傳統角色;

有些人甚至還能把工資藏起來,「我出我該出的那一份就行了,剩下的錢我可以用來打遊戲、買裝備」。

長此以往,夫妻成了同居室友,婚姻變成合租關係。

最受傷的,是孩子

成年人可以鬥嘴,可以翻臉,甚至可以離婚,但孩子不行,在AA制家庭中,最容易被忽視的,是孩子的情感需求。

孩子生病誰帶?孩子教育誰管?父母互相推諉,因為AA制裡沒寫清楚這是誰的責任。

還有一些家庭,甚至連孩子奶粉錢都要分開算,搞得孩子像個項目,沒有得到任何愛的滋養。

心理學研究表明:兒童早期最需要的是穩定的情感連接。

如果父母關係冷漠,彼此算計,孩子會本能地模仿、退縮、焦慮,長大后也更容易對親密關係失去信心。

說到底,孩子不只是你們的分攤項目,而是一個鮮活的生命,孩子需要的是「我們是一家人」的歸屬感,是父母之間親密無間的愛。

婚姻不是賬本,而是責任共同體

婚姻不是拉扯,而是彼此成全。

有句話說得好:「一個人願意為另一個人破例,這才是愛;一切按照規則走,那是合約。」

AA制其實也未必不可行,但如果沒有愛為基礎,沒有信任為黏合,它註定是一種脆弱模式。

婚姻不是兩個獨立個體的冷靜合作,而是兩個生命願意彼此交錯、共同擔當的溫暖結合。

在婚姻生活裡,錢是重要的,但愛、犧牲、理解,更重要。

來源:sohu

Click to show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