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手幫遊民買了幾個肉包子!他教我「4個方法」竟治好我長達一年的重度憂鬱症...

  • 2025-04-24 10:59

我曾經有整整一年的時間,深陷在特別嚴重的抑鬱當中出不來。我也不清楚那狀態到底是不是抑鬱症,反正就是整夜整夜地失眠,每天都得熬到三四點才能入睡。

有時候甚至一整晚都站在陽台窗戶口發愣。工作幾乎停擺了,就算不得已要做事,也跟行屍走肉似的,因為感覺自己好像沒了靈魂。生活里但凡碰到一丁點兒不順心的事兒,就能自己一個人難受老半天,或者情緒崩潰老長一段時間。

啥辦法都試過了,就是走不出那片陰影。現在回想起來那段經歷,還是覺得特別害怕。有一回,我實在受不了在家待著了,大晚上的一個人就跑出去了。

那時候差不多十二點多,外面還是有幾個人的。我看到人就煩,專門往黑咕隆咚的地方走,走到一個天橋底下,突然發現有個流浪漢坐在那,正準備吃一碗撿來的只剩一點湯湯水水的速食麵。

我站在那看他,我心想,我雖然痛苦,但如果日子過得像他一樣,那就更加生不如死了。

這時候他抬起了頭,看著我說:你有啥想不開,你就來看看我的日子。

我一驚,這是不是知道我心裡在想啥。

我說:「大哥,你這麼過日子,難道不覺得抑鬱嗎?」他說:「抑鬱啊,那是接受不了自己的狀況,或者接受不了外面的情況。像我這樣,心裡狀態穩穩噹噹的、外面我也覺得挺好,我為啥要抑鬱?」

我說:「那你難道不覺得自己日子過得又苦又糟糕嗎?」他說:「我瞧瞧你的黑眼圈和臉色,雖說你可能住在小區樓里,吃得比我強,可你比我狼狽多了。因為你心裡太別彆扭扭了。或者說,你比我可憐得多。」

我說:你這樣一說,確實如此。

他說:我有個方法,可以解決抑鬱。你要不要聽?

我說:當然要聽。

他說:不能白聽,你給我去路對面買四個肉包子來。我就說給你。

我一聽,一看對面,沒有過馬路的斑馬線,需要走上天橋過去,好長的路,他說:怎麼?嫌太遠太麻煩是不是。

我心想,沒準他真有好辦法呢,我也當做回好事請他吃包子算了,只好爬天橋去路對面,包子店買了四個肉包子,拿回來給他。

他感謝和欣慰地笑著接下來吃起包子來。我一看到他吃的很香,心裡忽然一陣溫暖襲來。

他說:你看,這就是我附送給你治癒抑鬱的第一個方法,那就是幫助別人。

治癒抑鬱的第一個方法,那就是幫助別人。要是抑鬱來了,心裡全是痛苦和沒辦法的感覺,咱們經常就會光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出不來。但是呢,要是咱們試著把眼睛看向別人,主動去幫那些需要幫忙的人,就會發現一個新的世界在咱們面前打開了。

幫別人,其實是一種很厲害的能治好心靈的辦法。咱們給別人幫忙,解決他們的難題,給他們支持和鼓勵,就能得到一種特別深的滿足和有成就的感覺。這種感覺不是因為人家給了咱們啥物質的東西,而是咱們心裡的善良和愛心被叫醒了,讓咱們知道自己是有用的。

幫別人能讓大腦分泌內啡肽和多巴胺這些東西,這些能有效地減輕壓力和焦慮,讓咱們心情變好。而且,在幫別人的時候,咱們還能交到好朋友,感覺到人和人之間的溫暖和聯繫,也就不會覺得孤單、沒辦法了。

反正,幫別人不光是做好事,更是能幫咱們從抑鬱里走出來,重新找回心裡的安靜和快樂的好辦法。它讓咱們知道,咱們的命不是自己一個人的,是和別人連著的,咱們每一次的付出都能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一點。

治癒抑鬱的第二個方法,就是容許抑鬱。

這聽上去可能讓人覺得挺奇怪的,因為在好多人的想法里,對待抑鬱就得去抗爭、去克服,咋能容許呢?但實際上,容許抑鬱這裡頭有很深的意思,也特別重要。

說容許抑鬱,可不是說對抑鬱的狀態啥也不管、隨它去。而是用一種平和、能接受的心態去面對自己正處在抑鬱當中這個事兒。這就好比咱們不小心受傷了,第一步不是著急讓傷口馬上就好,而是承認傷口在那,並且給它足夠的關心和照料。

好多時候,咱們要是使勁想把抑鬱趕走,反而會讓自己更焦慮、更累。但要是咱們容許抑鬱,其實就是給自己心裡空出地方,讓情緒能有機會放出來、緩一緩。

比如說,當覺得抑鬱的情緒來了,別馬上跟自己說「不行,我不能這樣」,而是試著跟自己講「沒啥,我現在有點抑鬱,這挺正常的」。像這樣跟自己說話能讓心裡的壓力變小,讓咱們不再那麼抵觸抑鬱的感覺。

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,容許抑鬱是一種積極的自己關心自己。有研究顯示,那些能接受自己負面情緒的人,往往更容易從不好的情況里走出來,讓心理變得健康。

治癒抑鬱的第三個方法,就是絕對的相信時間和希望。

這聽起來或許有些抽象,但卻蘊含著強大的力量。

在我們陷入抑鬱的黑暗深淵時,常常覺得眼前的困境彷彿永無盡頭,未來一片渺茫。然而,當我們選擇絕對地相信時間和希望,就如同在心中點亮了一盞永不熄滅的明燈。

時間是一位偉大的治癒者,它擁有著無比神奇的魔力。無論此刻的痛苦多麼刻骨銘心,隨著時間的悄然流逝,那些曾經以為無法承受的傷痛都會逐漸淡化。

就像曾經失戀時痛徹心扉,覺得世界都失去了色彩,但隨著歲月的推移,那份痛苦漸漸變成了一段珍貴的回憶,甚至成為了成長的基石。時間能夠撫平一切創傷,讓我們有機會重新審視過去,以更加從容的姿態面對未來。

希望則是支撐我們走過艱難歲月的精神支柱。當我們對未來充滿希望,就會擁有前行的動力和勇氣。即便身處困境,只要心中懷揣著對美好未來的憧憬,我們就不會輕易被打倒。

比如一個失業的人,在面臨經濟壓力和自我懷疑的時刻,如果堅信自己能夠找到更好的工作,擁有更光明的職業前景,那麼他就會積極地提升自己,尋找機會,而不是陷入絕望的泥潭無法自拔。

絕對地相信時間和希望,意味著無論當下的情況多麼糟糕,我們都要堅定不移地告訴自己:時間會帶走痛苦,希望會帶來轉機。這種信念能夠讓我們在抑鬱的陰霾中保持積極的心態,不斷積聚力量,最終走出困境,迎接陽光燦爛的新生活。

治癒抑鬱的第四個方法,就是不想只做。

很多時候啊,我們要是陷入抑鬱的麻煩里,常常就會掉進過度思考的圈子裡。腦子不停地轉,想各種各樣的情況和結果,可就是不敢去行動。

光想不做這種狀態,只會讓我們在抑鬱里越陷越深。不過呢,要是我們換換想法,按照「不想只做」的原則來,那情況就會變得很不一樣。這個「不想只做」,意思就是咱們別被那些亂七糟八的想法困住,也別被心裡的害怕和擔心攔住。

比如說,我們想開始一個新的愛好,像畫畫。要是老想著自己畫得不好咋整,別人會不會笑話,得準備多少工具這類的,那可能永遠都沒法真的拿起筆來畫。但要是照著「不想只做」來,直接動手畫,就算一開始畫得歪歪扭扭,顏色配得不好看,可在這個動手的過程里,咱們會慢慢找到樂趣,也能變得自信,抑鬱的心情也就會慢慢變好。

再比如說,咱們想鍛煉身體,讓精神狀態好點。要是一直糾結去哪個健身房,穿啥運動服,今天是不是太累了不適合鍛煉啥的,那就永遠邁不出第一步。可一旦選擇「不想只做」,換上簡單的運動服,出門就開始鍛煉,身體里分泌的內啡肽能讓咱們心情慢慢變好,抑鬱也就會慢慢沒了。

反正,「不想只做」是個挺有用的對付抑鬱的辦法。能讓咱們打破腦子裡的那些限制,大膽地邁出行動的步子,在實際做的過程里發現自己的價值,把抑鬱的壞心情趕走,去擁抱好的生活。

來源:toutiao

Click to show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