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究發現:「睡覺常做惡夢」早逝風險高達3倍 有方法可以預防

  • 2025-07-02 11:42

最新醫學研究顯示,惡夢不只影響睡眠品質,更可能成為致命殺手。倫敦帝國學院與癡呆症研究所發布重大研究成果,指出經常做惡夢的人可能會提早十年離開人世。

來源:pixabay

根據《東森新聞》報導,這項追蹤長達19年的大規模研究涵蓋了超過18萬名成年人與2400多名兒童。研究結果令人震驚,每週平均做一次惡夢的人,在未來十年內於70歲前死亡的機率,竟是從未做惡夢者的三倍之多。

來源:pixabay

更令人擔憂的是,惡夢對健康的威脅程度,甚至超越了許多傳統的致命因子,如吸菸、肥胖等。研究還發現,即使是8到10歲的孩童,若經常做惡夢,也會出現生理加速老化的現象,增加約四成的早逝風險。

研究主持人解釋,惡夢會在體內引發強烈的壓力反應,導致壓力荷爾蒙持續升高,加速細胞老化。由於大腦在睡夢中無法區分現實與虛幻,惡夢引發的壓力反應往往比清醒時更為劇烈,這也解釋了為何許多人會在惡夢中被嚇醒。

來源:pixabay

專家建議,民眾可以透過幾個方法來預防惡夢,包括避免觀看驚悚內容、保持良好作息、妥善管理壓力等。此外,「意象預演治療」也是一個實用的方法,透過重新編寫惡夢情節為較溫和的版本,可有效降低夢境壓力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另一項研究也指出,習慣性午睡可能增加最多兩成的早逝風險,特別是偏好在下午小憩的人。醫學專家提醒,白天嗜睡可能是夜間睡眠品質不佳或潛在健康問題的警訊,建議民眾若遇到相關困擾,應及早尋求專業協助。

來源:ebc

Click to show more